查看原文
其他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正式启动!

爱故乡行动 爱故乡行动 2020-09-04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

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

记录平凡人的爱乡故事

传递守护家园的故乡力量


活动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亦把“留住乡愁”与“两山思想”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早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要求保留乡土文化,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是中国的生态涵养之所、绿色衣食之源、文化传承之基、和谐人居之地,是祖辈传承给我们的宝贵财产,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脉。自清末中国开启工业化以来,乡土社会作为工业化巨大的发动机和蓄水池,源源不断地向工业和城市提供能源、资金、人力,并承载了工业化过程中的成本与危机。同时,随着农村三要素流出,农村治理体系瓦解,乡土根系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延续五千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丰富、包容的乡土文化也逐渐消逝。


与工业化伴生的乡村衰败,贯穿中国百年自强的全过程,但总有那么一批人在默默地守护乡土,远如农耕文明下乡村自治的乡贤代表,近如国破家亡危机下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乡村建设探索者,现在亦有坚守乡土的“爱故乡人物”,他们,或保护古村落、城市老街区,或创办农耕文化博物馆,或传承乡土工艺,或执着乡土教育、践行农村社区建设与环境保护,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鼓与呼……他们,在连接传统与未来的历史传承使命中,扎根乡土,保育着乡村文化的根。


2018年,由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情归故里·共建家乡——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正式启动,爱故乡团队将继续寻找沉潜在社会中进行多样化实践探索的“爱故乡人物”,去发掘、践行“爱故乡人物”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思想框架下、推动乡村良性治理和综合发展的优秀经验。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爱故乡活动掠影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往届爱故乡人物概况


为选出我们身边的新乡贤,树立起新乡村建设的典范人物,以他们的人生经历经验为标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建设故乡的历史进程。自2014年起,“爱故乡计划”正式启动寻找“爱故乡人物”活动,四年来,共征集到172位爱故乡候选人物,筛选出63位爱故乡优秀人物,分布在22个省市自治区,涉及乡土博物馆、环境保护、农村社区建设、民艺传承、大众教育、村史乡志、古村落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农业、中医中药等十大领域



他们

曾得益于传统农耕文化的滋润

又经历工业文明的洗礼

在连接传统与未来的历史传承使命中

扎根乡土,保育乡村文化的根脉


他们

正是这个时代的“新乡贤”

是传承乡土文化的火种

是链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

是探索生态可持续的先行者


他们

保存祖先智慧、滋润社会根本的初心

从自己专长出发、潜行专研实践的工匠精神

把乡土文化传承与家乡建设结合起来的大爱

需要在生态文明的时代

重新阐述并发扬光大!


寻找领域


1、生态城镇转型:城市老街区复兴,社区共享空间营造,微空间(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生态修复,市民农业,城市农夫市集,适用生态技术研发等;


2、乡土文化传承:村史乡志、乡土文学、乡土影像、乡土音乐、乡土博物馆、中医中药、乡土教材开发、文化遗产保护、民艺时尚活化、传统工艺创新等;


3、新型乡创人才:青年返乡,市民下乡,老知青再下乡,企业家兴乡等;


4、农村社区发展:合作农民、生态农业、环保农村,乡村创意文旅、古村落保护等;


5、大众教育创新:大众文化传播、群众教育、职业教育、乡土教育、生活教育、环境教育等。


参与标准


1、参与原则

(1)年龄不超过75岁,鼓励青年人参与;

(2)倡导平民视角,走基层路线;

(3)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切实为他的人生及事业带来改变。


2、参与人员的特质

(1)厚德:善良,正直,责任,奉献;

(2)坚韧: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所在领域至少耕耘3年以上;

(3)专业:有技术专长,善于组织、经营管理;

(4)团结:得到周边社会各界认可,有团队伙伴相互协作。


3、参与人员的事业特点

(1)切合爱故乡理念;

(2)面对特定社会议题,在解决方式、运作模式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3)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4)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推广性;

(5)紧扣生态文明时代主题,与时俱进;

(6)有自我造血功能和人才梯队建设能力,保证事业的可持续性。


参与名额


重点整理50个爱故乡人物事迹;

深入挖掘15个爱故乡人物案例。


活动步骤


一、寻找阶段

(2018年6月—8月31日)


通过社会寻找、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面向全社会广泛发掘身边的爱故乡典型人物及其感人事迹。推荐人按要求填写“2018爱故乡人物”推荐表,并撰写详细的人物故事材料(不少于3000字的文章,若有5分钟左右的宣传介绍短片更佳)。故事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文章:要求图文并茂,其中文字不少于3000字,文件格式:.doc/.docx,文章结构为:150字个人简介+500字事迹概述(事迹简介+社会影响+取得的经验+遇到的困难)+3000字候选人详细故事。

2、图片:至少5张(反映人物的生活、工作等场景的经典照片;个人特写照一张),黑白、彩色不限,画面清晰,主题鲜明,每幅照片配文字说明,2M左右,文件格式:JPEG格式。

3、视频短片:经过剪辑加工,有标题,有字幕说明或配音解说,时长约5分钟,大小控制在300M以内,文件格式:MOV AVI、MPG。

4、故事要求:要具备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成长历程、事迹情况和对社会的思考启发。

5、截止日期:2018年8月31日。

二、走访及案例整理阶段

(2018年9月1日—10月31日)


1、爱故乡工作团队会对“2018爱故乡人物”进行实地调研走访,确保人物事迹的真实性。

2、在爱故乡博客、网站、公众微信号上对“2018爱故乡人物”进行展示和宣传。

3、整理“2018爱故乡人物”事迹材料,并邀请专家解读完善,完成15个爱故乡典型人物案例的编辑制作。

三、宣传阶段

(2018年11月--2019年3月)


1、举办“2018爱故乡人物”专题沙龙,分享他们的爱乡事迹,并面向公众、媒体、政府、公益基金等推介。

2、邀请“2018爱故乡人物”进高校,与青年大学生互动交流他们的人生故事。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协办单位

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RCRA)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

福建爱故乡公益平台

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陕西益路人公益服务中心

广西国仁农村扶贫与发展中心

成都和众文化发展中心

河南灵宝弘农书院

江苏常州姬山书院

广东省文化学会

古村之友


支持单位

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


合作媒体

(征集更新中……)

CCTV《文化中国》、CCTV-7《乡土》、《小康》、《乡镇论坛》、《有机慢生活》、澎湃新闻、新汇闻·法制与新闻、《天涯》、当代文化研究网、《中华民居》等。



专家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温铁军 

“三农”问题专家,当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主要发起者、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

贺雪峰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钱理群

人文学者、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杨  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

叶敬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李明华

哲学博士,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发起人,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广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

谢英俊

生态建筑师,第三建筑工作室和北京常民乡村建筑工作室创办人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自然之友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

刘健芝

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全球和平妇女”联会理事、国际委员会东亚区统筹人

戴锦华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王晓明

文化学者,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


韩少功

作家,原《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

刘亮程

乡土作家,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一个人的村庄》

刘  忱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文史部文学教研室主任

张孝德

原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蒋好书

北京志愿者联合会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行动(RCRA)联合发起人

刘德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交流中心主任、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社社长

何慧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周  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三农问题研究者

李秋香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乡土建筑研究者

梁  鸿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在梁庄》作者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鄢烈山

杂文家、时评家,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仝志辉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地方》集刊主编

杨  宁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

陈庆芸

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凌福平

《劳动午报》摄影记者、北京市农工委《美丽乡村》特约摄影师


王伟华

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理事长


参与此次活动的爱故乡人物

将获得:


1、媒体宣传,扩大影响

通过微信公众号、博客、网站等网络平台,对爱故乡人物事迹进行推送展示,制作“2018爱故乡人物”故事集、纪录片和展览海报等,并邀请知名媒体进行跟踪采访报道。


2、经验交流,资源共享

举办“2018爱故乡人物”专题沙龙,邀请政府、企业、高校、媒体、社会组织等各界人士参与,爱故乡人物可分享自己的事迹和困难,学习交流各地爱乡人士的经验教训。

与往届爱故乡人物一起,共同分享乡建团队多年来在社会生态农业(CSA)、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农民合作组织、工友社区服务、爱故乡等领域积累的经验和社会资源。


3、项目对接,共同发展

爱故乡人物将有机会面向爱故乡的合作企业、政府和公益基金会推介自己的项目,获得专项支持。


4、进入爱故乡智库

爱故乡人物将自动进入“爱故乡智库”,成为爱故乡讲师和导师,指导“青年爱故乡”的田野实践和在地爱故乡平台的运营,发起“爱故乡专业小组”并作主题授课。


活动报名


1、报名时间:2018年6月—8月31日。

2、报名费用:本活动为公益活动,免收任何报名费。

3、参与群体:对本活动有兴趣者,都可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与,原则上年龄不超过75岁,鼓励青年人参与。

4、报名方式:

从“爱故乡”微信或网站下载“推荐表”;并将推荐表和人物故事材料一并发送至组委会邮箱:iguxiang2012@163.com,注意在邮件主题中需采用统一格式“姓名——2018爱故乡人物”。截止日期为2018年8月31日,提交后5日内将收到确认信。

联系方式


地    址: 北京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   

电    话: 010-62460686      

联 系 人: 口皓 

18801299075/18600763392    

邮    箱: iguxiang2012@163.com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行动)

爱故乡微博:@爱故乡计划

爱故乡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站:

https://www.aiguxiang.com.cn

 2018年,我们将以厚重的乡土文化底蕴为基础,继续寻找沉潜在基层,服务于城乡,保育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爱乡人物,记录、展示每一个爱乡人的身影与灵魂,传递守护家园的故乡力量。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活动正式启航了,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报名请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